ChinaBio生物医药投融资大会| 人工智能辅助激光标记MAGIC揭示染色体异常新机制,引领癌症起源研究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海德堡分部的最新研究成果:科研团队开发的MAGIC系统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激光标记,揭示了正常细胞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机制,为癌症早期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工具。
生物医药产业大会| Science聚焦免疫治疗难题:MTAP缺失导致STING激动剂耐受,代谢干预提供新解法

生物医药产业大会关注到,Science近日发表了一项关于STING(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激动剂耐受机制的重要研究,为免疫疗法开发困境提供新的解释和应对策略。
赞助商新闻 | 礼来市值破万亿美元背后的战略布局

2024年,全球资本市场见证了一个罕见的加速时刻——礼来市值从年初的3000多亿美元一路狂飙至5 […]
上海国际生物医药合作大会|R/R DLBCL治疗新突破:CD19/CD22 CAR-T细胞鸡尾酒疗法携手ASCT改善长期疗效

在R/R DLBCL治疗领域,CAR-T疗法已成为关键选择,但部分患者仍面临复发风险。上海国际生物医药合作大会了解到,最新研究显示,将CD19/CD22 CAR-T细胞鸡尾酒疗法与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联合使用,可显著提升缓解率与长期生存。
麦肯锡解码中国创新药:独特模式如何重塑全球医药格局?
-1024x683.jpg)
近日,麦肯锡发布深度报告《搭建通向全球创新的桥梁》,系统阐述了中国创新药领域当前最受关注的三大议题:驱动中国医 […]
创新药跨境合作大会| Nature新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解析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生成新机制

创新药跨境合作大会关注到,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学研究所Arturo Zychlinsky和Stefan Raunser团队在Nature最新发表了文章:Myeloperoxidase transforms chromatin into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研究表明髓过氧化物酶MPO是NET形成过程中染色质解聚所必需的,MPO在NETosis过程中使染色质解聚,同时也与NETs结合,证实了一种与染色质重塑或转录调控无关的蛋白能够结合并对定向释放至胞外的染色质进行修饰的新机制。
上海创新药管线交易合作大会|《Science》新发现:饮食中不饱和脂肪酸调控PER2磷酸化,重塑昼夜节律与代谢适应

该研究显示,膳食脂肪的类型——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比例——可通过影响周期蛋白2(PER2)的S662位磷酸化,显著改变机体的昼夜节律适应性,这一发现对代谢与睡眠相关疾病的营养干预具有重要启示。
ChinaBio创新药大会| CAR-T疗法KYV-101在重症肌无力2期试验展现快速有效缓解,3期试验即将启动

ChinaBio创新药大会关注到Kyverna Therapeutics近期公布的临床进展:其CAR-T疗法KYV-101在全身性重症肌无力(gMG)2期试验中取得显著疗效,显示100%患者在关键临床评分上获得快速且持续的改善,为CAR-T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带来新的希望。
2026创新药抗体&ADC合作大会| iPSC来源CAR-NK细胞杀瘤与抗排斥双突破,开启通用免疫疗法新范式

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 2026创新药抗体&ADC合作大会持续关注新技术应用方向,特别是通用型细胞疗法的研发进展。
ChinaBio生物医药投融资大会| 重磅发现:Cell 论文揭示抗癌 T 细胞“月球坑”战场——CRATERs

近日,ChinaBio生物医药投融资大会了解到,哈佛大学 Leonard I. Zon 团队在顶级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的重磅研究,揭示了一个全新的抗癌结构——CRATERs,这对抗击肿瘤的杀伤性 T 细胞来源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
ChinaBio创新药大会| 代谢新突破:Cell子刊揭示脂肪分解酶HSL的“核内开关”机制

近期,图卢兹大学(University of Toulouse)研究团队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期刊发表最新成果,从根本上改写了人们对HSL的认识。
上海国际生物医药合作大会| 创新机制药物受关注:RIPTAC技术迎来里程碑进展

随着上海国际生物医药合作大会的临近,业界对创新分子机制药物的关注持续升温。
ChinaBio® 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重磅引入Antibody & ADC Summit,共筑下一代抗体药物全球合作新高地
我们正身处抗体药物,特别是ADC(抗体药物偶联物)领域的黄金爆发期。 […]
生物医药管线CGT合作大会| Science新发现揭示酸中毒适应机制,聚焦肿瘤代谢新靶点

近期,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与奥地利维也纳生物中心(VBC)的研究团队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磅成果:酸中毒被证实是肿瘤适应代谢压力的关键驱动力。
生物医药产业大会| Nature揭示药膳协同新策略:神经母细胞瘤治疗新突破

近日,来自费城儿童医院与苏黎世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突破性成果,引起了生物医药产业大会的广泛关注。
ChinaBio创新药大会| Cell 突破性研究:揭示复杂疾病变异的“Multi-Hit”协作机制与表型多样性起源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Santhosh Girirajan 课题组在《细胞》(Cell)上发表的重磅研究论文Genetic modifiers and ascertainment drive variable expressivity of complex disorders。
ChinaBio®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全新CGT板块重磅首发, 释放亚洲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潜能
在全球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飞速发展、中国研发活力持续迸发的背景 […]
生物医药管线CGT合作大会| Cancer Cell揭示肿瘤内细菌致耐药新机制:微生态干预或成抗癌新方向

在多种人类癌症中已发现肿瘤浸润细菌(Tumor-infiltrating bacteria),尤其是在黏膜部位,并且它们日益被视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6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 AI胰岛素创新:更安全、更高效的糖尿病治疗新时代

近日2026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了解到,来自华盛顿大学蛋白质设计中心David Baker团队联合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子刊《Molecular Cell》发表了突破性成果:利用AI从头设计新型胰岛素受体激动剂(AI胰岛素),可精准调控代谢信号,同时避免细胞生长信号的过度激活,实现更安全、更有效的降糖治疗。
2026创新药抗体&ADC合作大会| ADC新策略:exDNA+ENT2精准递送开启抗肿瘤新路径

在全球创新药研究不断加速的背景下,2026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聚焦前沿抗体偶联药物(ADC)研发趋势。
ChinaBio创新药大会| 前瞻视角:斯坦福团队突破CAR-T抗原低密度难题,开启细胞疗法新路径

近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联合多家机构在《自然》子刊发表最新成果,提出了一种新型工程化T细胞平台,通过过表达膜锚定信号接头分子 MT-SLP-76,成功降低了CAR-T细胞的激活阈值,使其能够识别并有效杀伤抗原低表达的肿瘤细胞,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临床的“抗原逃逸”难题。
“谈成了!”国产CAR-T疗法破冰商保目录,基因治疗支付体系迎新机遇
2025年11月2日下午,合源生物首席执行官吕璐璐在完成国家医保谈判中的商保创新药目录协商后,向 […]
ChinaBio创新药大会| 诺奖启示与产业共振:Treg细胞靶向疗法开启肿瘤免疫治疗新篇章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及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以表彰他们在调控性T(Treg)细胞及外周免疫耐受机制研究中的开创性贡献。
2026上海生物医药合作大会| 牛津大学CleaN3技术突破线性无帽mRNA瓶颈,翻译效率提升7.6倍

近日,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重要成果,报道了一种增强线性无帽mRNA翻译效率的新方法。业内普遍认为,这项成果将成为2026上海生物医药合作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ChinaBio创新药大会 | CAR-T跨界“修脑”:中国科学家攻克多发性硬化新路径

在全球创新药领域的聚焦热潮中,中国科研团队再次取得突破性成果——他们首次让“抗癌利器”CAR-T 细胞穿越血脑屏障,成功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S)中最棘手的类型——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PMS)。
2026上海生物医药合作大会| 中国创新药企凭借高效研发与成本优势获得全球认可 出海合作热潮持续涌动

近日,诺诚健华与全球生物制药公司Zenas共同宣布达成一项潜在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的全球授权合作协议,这为中国创新药出海再添重要案例。
2026上海生物医药合作大会| 中国创新药BD交易占全球38%:全球生物医药格局重塑中美角色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生物科技行业正迎来温和复苏,而中国创新药的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拓展)交易已占全球总量的38%,成为全球医药授权与合作的新主力。
2026上海生物医药合作大会| 国产ADC与测序技术“双线出海”,中国创新药企再创全球新纪录

近日,百利天恒与华大智造分别在抗体偶联药物(ADC)与高通量测序技术领域实现了新的出海突破,刷新了多项行业纪录。
2026上海生物医药合作大会| 干细胞再生技术迎重大突破:聚焦β细胞高效诱导新策略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及女性生育力促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徐成冉课题组发布突破性研究成果。
与中国创新药黄金时代共振:罗氏、MSD、诺和诺德、默克、强生、礼来已确认赞助ChinaBio®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

2026 ChinaBio® Partnering Forum 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 […]
2026创新药抗体&ADC合作大会| 毕马威发布“生物科创领航50”报告:AI驱动创新药黄金时代到来

2026创新药抗体&ADC合作大会获悉,毕马威近日正式发布《第三届生物科创领航50企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6上海生物医药合作大会| 北京加快推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万亿级赛道提质增效

北京市政府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进展与举措。
生物医药管线CGT合作大会| 重磅发布:Manifold Bio 推出 mBER,以 AI 赋能“in vivo 优先”药物发现新纪元

Manifold Bio 正式开源其突破性的 AI library——mBER,该技术专为设计 epitope-specific antibodies(表位特异性抗体)而生,将彻底颠覆 in vivo 优先 的药物发现模式。
2026上海生物医药合作大会| 生成式 AI 重塑抗体设计:中国团队跻身全球创新前沿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蛋白质与抗体设计的研发逻辑。从分子结构预测到序列优化,AI模型的引入让原本需耗时数月甚至数年的研发周期被压缩至数周,设计效率提升数十至上百倍。
114亿美元创BD纪录!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多款癌症新药全球战略合作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今日共同宣布,双方已就信达生物旗下多款肿瘤免疫(IO)与抗体偶联 […]
ChinaBio创新药大会| 美国生物科技公司 Nabla Bio 与日本武田制药扩大 AI 药物设计合作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Nabla Bio 宣布,与日本制药巨头 Takeda Pharmaceutical 签署第二项重大研究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AI)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
上海国际生物医药合作大会| Jura Bio的AI数据回路系统实现大规模De Novo抗体设计

VISTA: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循环系统,通过实验室反馈引导从零开始生成具有临床相关性的抗体设计,用于癌症治疗。
创新药跨境合作大会| AI 突破性进展:ImmunoAI 融合多维度结构特征,实现抗体发现周期缩短 89%

在近期的一场创新药跨境合作大会上,一项关于加速抗体发现的AI技术成为焦点。
生物医药产业大会|体外血管化器官芯片技术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微流控技术和3D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体外血管化器官芯片技术应运而生,为医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
上海创新药管线交易合作大会|生物医药技术新进展:基于引物盘的可多次读写DNA存储系统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生物制造团队在DNA存储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基于引物盘(Primer Disk)的可多次读写DNA存储系统,为生物医药数据的存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6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 | PD-1/PD-L1免疫疗法新突破:PPP2R1A突变或可预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免疫治疗长生存期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PPP2R1A突变与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患者接受ICB治疗后生存期延长的关联,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策略。
ChinaBio®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企业演讲申请已开启, 抓住“专利悬崖”下的合作机遇

2026 ChinaBio® Partnering Forum 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 […]
CHINABIO2025演讲回顾 | 跨国药企和生物科技企业的观点碰撞,中国生物科技的价值跃迁与跨国共赢
中国生物科技生态体系正经历一场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的深刻转型,其创新能级、国际合作深度与 […]
创新药跨境合作大会 | Diakonos Oncology:以创新树突状细胞疫苗推进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新突破

日前,美国生物技术公司Diakonos Oncology宣布完成200万美元的SAFE(Simple Agreements for Future Equity)私募配售,这笔资金将用于加速其明星产品——肿瘤疫苗DOC1021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Ⅱ期临床试验。
CHINABIO2025演讲回顾 | 中欧生物科技合作迎新机遇,施维雅高管称中国创新展现强劲韧性

2025ChinaBio®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上,施维雅集团全球业务发展负责人Frédéri […]
CHINABIO2025演讲回顾 | 罗氏、默克、强生、辉瑞、MSD、勃林格殷格翰高管齐聚同场讨论:中国创新已是全球战略“必选项”

2025ChinaBio®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上,一场由全球顶尖制药企业业务发展负责人参与的高峰对话引发行 […]
清晰战略,专注前行:施维雅解析中国生物医药合作之道
[…]
AI安全、靶向蛋白降解成VC最青睐的创新方向,2025 DEMO CHINA大会收官!

9月24-25日,2025(第十九届)DEMO CHINA在杭州拱墅举行。本届大会由创业邦主办, […]
ChinaBio投资人视角:把握中国生物科技合作新机遇,易凯资本解析交易制胜策略
随着2026 ChinaBio® 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将于2026年4月28-29日再度启幕 […]
赛诺菲风投再注资6.25亿美元,总管理资产超14亿美元,持续加码早期生物技术创新
9月24日,赛诺菲风险投资公司(Sanofi Ventures)今日宣布,其母公司 […]
从细胞治疗到人工智能:强生如何作为“首选合作伙伴”引领中国变革性科学与技术的引进

随着ChinaBio® 2026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将于2026年4月28-29日再度启幕, […]
罗氏携手Starpharma:以DEP®精准药物递送平台赋能,共启肿瘤联合治疗新篇章
-1024x683.jpg)
在对抗癌症的漫长征程中,如何将药物更精准、更高效地送达肿瘤细胞,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健康组织的伤害 […]
拜耳Collaborate to Cure Hub中国中心负责人、副总裁Betty Huang女士:深耕中国创新,引领精准医疗未来

撰稿人Brian Yang在2025ChinaBio®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前夕采访了几家积极 […]
ChinaBio®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2026年4月28-29日在上海全新启航, 开创全球创新和商业合作的新纪元
BD爆发的黄金时代,中国创新药稳居全球C位。下一个“重磅交易”,将在哪里诞生? 中国创新药正稳居全球生物医药舞 […]
劲方医药成功登陆香港主板:打造中国创新药企国际化新样本

2025年9月19日,中国领先的创新药企业劲方医药(股票代码:2595.HK)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 […]
2025WCLC大会热门ADC药物盘点

当地时间 9 月 6 日至 9 日,肺癌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学术盛会之一 —— 世界肺癌大会(WCLC)在西 […]
诺华的“创新饥饿”:半月扫货近百亿美元,携手蒙特罗莎攻占下一代免疫疗法
-1024x683.jpg)
2025年9月15日,蒙特罗莎(Monte Rosa Therapeutics)与诺华(Novartis)宣布 […]
血液制品行业:资源整合与创新驱动的生物医药新格局

血液制品行业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源为王”的显著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并购整合成为头部企业扩张的核心路径。
CDE拟推新规,细胞治疗产品上市时间有望提前 6-12 个月
9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先进治疗药品(ATMPs)沟通交流中I类会议申请及管理 […]
采用外源CD19抗原增强CAR-T疗法在儿童B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应用

针对CD19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技术,在儿童复发或难治型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治疗中已展现出显著疗效。
恒瑞医药再启NewCo模式,78亿授权背后藏着怎样的国际化野心?
9月5日,中国医药行业传来重磅消息:恒瑞医药宣布与美国Braveheart Bio公司就其自主研发的心肌肌球蛋 […]
安进于Nature子刊发布新型LYMTAC蛋白降解技术,突破膜蛋白靶向治疗瓶颈

近日,安进(Amgen)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一项突破性研究,提出了一项新型小分子技术——溶酶体膜靶向嵌合体(Lysosome Membrane Targeting Chimeras, LYMTAC)。
国家卫健委正式答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展干细胞技术“先行先试”及转化应用的建议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了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553号建议的正式答复,国家卫生健康委回应了关于支持 […]
AI赋能细胞重编程:新型“超级山中因子”问世,效率跃升50倍

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领域的跨界融合正持续催生突破性创新。
生物医药产业大会|细胞治疗技术:生物医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细胞治疗作为一种前沿的生物医药技术,近年来在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ChinaBio生物医药跨境合作大会|双特异性抗体泽尼达妥单抗:精准治疗HER2高表达晚期及转移胆道癌的新希望

双特异性抗体泽尼达妥单抗的临床应用,为HER2高表达的晚期或转移胆道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引爆千亿美金市场!中国ADC“出海”狂飙,下一个重磅炸弹是谁?
-1024x683.jpg)
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ADC)已成为全球医药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成为中国创新药企“出海”破局的关键赛道。 […]
诺和诺德5.5亿美元押注srRNA技术,联手Replicate Bioscience开发下一代代谢疗法
-3-1024x574.png)
2025年8月28日,诺和诺德宣布与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Replicate Bioscience达成一项多年研 […]
生物医药产业大会|基于微流控生物芯片与机器学习的食管鳞癌早期诊断新突破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作为全球第七大恶性肿瘤,占食管癌病例的90%,其高死亡率与现有诊断方法的局限性密切相关
靶向CLDN18.2的ADC药物SHR-A1904治疗晚期胃癌的突破性进展

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
渐冻症1类新药SNUG01中国获批临床 迈入中美国际多中心试验新阶段

8月15日,生物医药管线合作大会了解到神济昌华(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新药SNUG01正式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其拟开发适应症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即大众熟知的“渐冻症”。
肺纤维化研究新突破:TREM2受体机制揭示及潜在治疗策略

全球范围内,IPF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
出海浪潮下的资本创新:详解百济神州8.85亿美元RBF交易战略

在创新药出海和跨国合作日趋活跃的背景下,基于收入分成的融资模式(Revenue-based Financing […]
Asia Bio Partnering Forum半月倒计时: 聚焦亚太生命科学市场机遇,共绘创新蓝图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向亚太地区转移,新加坡作为亚洲领先的生物制药中心,正以其创新驱动的生态系统和完善的政策支持 […]
2025值得关注的硬科技创变者50强评选正式启动!
创新是驱动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核心动力。科技创新作为根基,既能催生创新模式、新兴产业和增长动能,同时,也是企业 […]
HTLV-1病毒研究突破:抗HIV药物或成潜在疗法

在澳大利亚中部等原住民社区中,一种名为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的病毒长期呈地方性流行。
ChinaBio生物医药跨境合作大会|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的临床研究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由ATXN3基因的致病性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AG)重复扩增引发,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类型。
融资4.4亿克朗,欧洲首个非病毒基因编辑TCR-T疗法进入临床,这家公司正改写胰腺癌治疗格局
-1024x585.png)
近日,新一代免疫疗法研发企业Anocca AB宣布完成4.4亿瑞典克朗(约合4600万美元)融资。ChinaB […]
2.5亿元首付款,荣昌生物与参天中国就眼科创新药达成合作
-1024x683.jpg)
8月19日早间,荣昌生物(688331.SH,股价80.8元,市值455.40亿元)公告,公司与日本参天制药株 […]
AI设计的OpenCRISPR-1:基因编辑领域的范式革命

基因编辑技术,尤其是CRISPR-Cas系统,宛如一把“分子手术刀”,为人类精准修改DNA提供了可能,在基础研究、农业改良和疾病治疗等领域潜力巨大。
超20亿美元!德国默克与Skyhawk Therapeutics合作,押注RNA小分子新药
8月18日,Skyhawk Therapeutics宣布与德国默克达成战略研发合作。该合作将专注于在具有高度未 […]
2025年7月中国医药BD月报,单月披露总交易额达到125亿美元
-1-1024x585.png)
ChinaBio®生物医药大会了解到,2025 年7月中国药企的全球资产授权和合作交易共 21 项,其中包括 […]
KRAS G12D靶向治疗迎来重大突破,从“不可成药”到“明星靶点”
KRAS基因突变作为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驱动突变之一,约占所有癌症病例的25%,尤其在胰腺导管腺癌(37%)、结 […]
关于ROS介导的氧化-O-GlcNAc糖基化级联调控铁死亡的研究综述

ChinaBio生物医药投融资大会了解到2025年7月18日,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发表了一项由中美科学家合作完成的重要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O-GlcNAc转移酶(OGT)作为活性氧(ROS)感应器调控铁死亡(Ferroptosis)的分子机制。
恒瑞医药成立生物制药事业部(BBU),加速创新药全球布局与资源整合
近日,恒瑞医药宣布正式成立生物制药事业部(BBU),进一步整合公司创新药资源,强化研发与商业化协同。这一举措被 […]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突破:D-TLKIVWC短肽高效解聚tau蛋白纤维的机制与应用前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其患者数量正呈现急剧增长趋势。
DLL3靶点药物研发全景分析

Delta样配体3(DLL3)是Notch信号通路的抑制性配体,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极低,但在约80%的小细胞肺癌(SCLC)和多种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中过表达,与肿瘤进展和不良预后显著相关。
新型 E3 连接酶 RBBP7 登场:靶向蛋白降解技术迎来突破性进展

上海生物医药技术大会近期了解到,为突破这一限制,暨南大学李正球研究员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发表突破性研究,创新性地将具有反应活性的炔酰胺(ynamide)共价弹头整合到靶向蛋白的配体分子上,成功开发出依赖新型 E3 连接酶 RBBP7 的降解剂平台。
MLKL介导的线粒体DNA释放激活cGAS-STING通路机制研究

2025年7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东院士团队在《Molecular Cell》发表封面文章,首次揭示MLKL通过诱导线粒体DNA(mtDNA)释放激活cGAS-STING通路的全新炎症机制,为治疗坏死相关的自身免疫与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靶点。
中国生物科技革命重塑全球药物研发格局 ,从”仿制跟随”到”创新引领”的惊人跃迁
中国生物科技产业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变革,曾经以仿制为主的药企如今已实现创新突围,开始挑战西方在医药创新领域的主 […]
跨国药企2025H1业绩盘点:增长分化加剧,创新转型成行业主旋律
在全球医药行业面临技术迭代加速、专利悬崖逼近的双重挑战下,各大跨国药企近期陆续交出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Ch […]
2025 年核药领域:资本热潮下的技术突围与产业重构

精准医疗需求爆发、技术突破积累与政策支持共振,推动核药从 “小众治疗” 迈向肿瘤治疗核心战场。
Asia Bio Partnering Forum 将于2025年9月9-10日在新加坡举行,倒计时一个月!
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显示,亚太生物医药市场2024年规模已达6,778.63亿美元,并以 […]
ChinaBio生物医药跨境合作大会|科兴制药引进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巴基斯坦注册批准

在全球化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科兴制药凭借其对新兴市场国家需求的精准把握,再次迈出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干细胞疗法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在医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脑卒中治疗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登榜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传统药企如何破局成关键
2025年7月22日——《财富》(FORTUNE)杂志正式发布2025年中国500强排行榜,医药健康行业表现亮 […]
AAV基因疗法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9型中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耳聋作为一种常见的感官障碍,对全球约2600万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高达60%的病例归因于基因突变。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耳聋9型(DFNB9),由OTOF基因突变引发,是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占遗传性耳聋病例的2%-8%。
新型双特异性抗体CDX-622:为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治疗开辟新路径

在现代医学的广阔领域中,抗体治疗一直是研究热点,尤其在针对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自身免疫性疾病(自免疾病),这些长期且相对危重程度较低的病症,却往往被忽视。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力量开始聚焦于这些疾病,致力于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渐冻症治疗新进展与生物医药技术创新

渐冻症,即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会逐渐失去说话、进食甚至呼吸的能力,平均生存时间仅为2至5年。
革新突破!全球首创双靶点COPD治疗药物恩塞芬汀开启呼吸治疗新纪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困扰全球数亿患者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治疗领域迎来重大突破。ChinaBi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