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io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

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

2026年4月28-29日|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
2026年5月6-7日|线上

行业资讯

在多种人类癌症中已发现肿瘤浸润细菌(Tumor-infiltrating bacteria),尤其是在黏膜部位,并且它们日益被视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2026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了解到,来自华盛顿大学蛋白质设计中心David Baker团队联合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子刊《Molecular Cell》发表了突破性成果:利用AI从头设计新型胰岛素受体激动剂(AI胰岛素),可精准调控代谢信号,同时避免细胞生长信号的过度激活,实现更安全、更有效的降糖治疗。
在全球创新药研究不断加速的背景下,2026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聚焦前沿抗体偶联药物(ADC)研发趋势。
近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联合多家机构在《自然》子刊发表最新成果,提出了一种新型工程化T细胞平台,通过过表达膜锚定信号接头分子 MT-SLP-76,成功降低了CAR-T细胞的激活阈值,使其能够识别并有效杀伤抗原低表达的肿瘤细胞,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临床的“抗原逃逸”难题。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及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以表彰他们在调控性T(Treg)细胞及外周免疫耐受机制研究中的开创性贡献。
近日,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重要成果,报道了一种增强线性无帽mRNA翻译效率的新方法。业内普遍认为,这项成果将成为2026上海生物医药合作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全球创新药领域的聚焦热潮中,中国科研团队再次取得突破性成果——他们首次让“抗癌利器”CAR-T 细胞穿越血脑屏障,成功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S)中最棘手的类型——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PMS)。
近日,诺诚健华与全球生物制药公司Zenas共同宣布达成一项潜在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的全球授权合作协议,这为中国创新药出海再添重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