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io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

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

2026年4月28-29日|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
2026年5月6-7日|线上
ChinaBio创新药大会 | CAR-T跨界“修脑”:中国科学家攻克多发性硬化新路径

ChinaBio创新药大会 | CAR-T跨界“修脑”:中国科学家攻克多发性硬化新路径

ChinaBio创新药大会聚焦前沿细胞疗法与神经免疫突破

在全球创新药领域的聚焦热潮中,中国科研团队再次取得突破性成果——他们首次让“抗癌利器”CAR-T 细胞穿越血脑屏障,成功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S)中最棘手的类型——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PMS)。

这项成果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伟、田代实、秦川、董明皓教授团队完成,并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Cell》。这不仅是神经免疫疾病治疗史上的里程碑,也为即将召开的ChinaBio创新药大会提供了重要参照——中国原创技术正在重塑全球创新药版图。

图片来源:创药网IDDDS

 

一、CAR-T疗法的“跨界奇袭”:从抗癌到修复神经

长期以来,CAR-T 细胞疗法以治疗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肿瘤闻名。但此次中国团队将其改造为“修脑武器”,用于解决全球公认的神经系统难题——PMS。

PMS 患者会逐渐丧失行走、吞咽甚至思考能力,病程持续恶化,几乎无药可治。其关键病因是“叛变”的浆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滞留并破坏髓鞘,而这些细胞缺乏传统疗法靶点(CD20),也难以被药物穿透血脑屏障清除。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的关键创新,是将 CAR-T 细胞重新“编程”,让其瞄准浆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蛋白——BCMA。这一靶点识别让 CAR-T 具备“三重超能力”:

  1. 精准识别:只攻击异常浆细胞,不误伤神经细胞;
  2. 主动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和脊髓,直击病灶;
  3. 持久免疫监控:在脑脊液和血液中持续存在,防止病灶复发。

二、5名患者试验:神经功能恢复,炎症源被清除

这项Ⅰ期临床试验(NCT04561557)共纳入 5 名对常规治疗无反应的 PMS 患者(1 名原发型、4 名继发型),均已出现明显残疾(EDSS 评分6–7分,意味着需借助助行器或轮椅)。

CAR-T 治疗后,结果令人振奋:

  1. 神经功能改善:所有患者的 EDSS 评分下降,部分能重新行走,步行与手部测试时间明显缩短;
  2. 炎症源头被清除:脑脊液中的异常浆细胞几乎“清零”,神经损伤标志物(NfL)下降;
  3. 中枢“降火”:MR-PET 成像显示小胶质细胞活性显著降低;
  4. 安全性良好:仅轻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无严重不良反应。

研究者指出,CAR-T 治疗不仅阻止了病情恶化,更首次在临床上观察到神经功能的恢复迹象,为 PMS 患者带来“逆转残疾”的希望。

三、颠覆传统:精准靶向中枢病灶的“首创范式”

长期以来,全球学界将 PMS 视为“神经系统噩梦”。传统药物因无法穿透血脑屏障或缺乏靶向识别,治疗几乎无效。而抗 BCMA CAR-T 的成功,首次实现了“中枢+外周”双清除模式,在治疗逻辑上堪称革命性突破。

这一成果的意义远超单一疾病:

  1. 重塑PMS治疗格局:从“缓解症状”迈向“精准治本”;
  2. 拓展CAR-T边界:首次验证CAR-T在神经系统中的可行性;
  3. 启发更多疾病治疗:为视神经脊髓炎、自身免疫性脑炎等提供思路。

在当前全球创新药领域中,CAR-T 被视为细胞治疗的“皇冠”。本次成果标志着其应用范围从肿瘤领域正式延伸至神经免疫疾病,为国际药企与中国科研合作提供了新的方向。

四、谨慎乐观:仍需更长期临床验证

研究团队也强调,该试验仍处于Ⅰ期阶段,样本量有限(5人),随访时间最长9个月,仍需验证其长期疗效与安全性:

  1. 持续性:CAR-T 的中枢存在时间与持久作用尚待评估;
  2. 适用性:不同分型、伴随基础病患者的耐受性需进一步研究;
  3. 优化方向:剂量与给药方式仍有改进空间。

因此,目前尚不建议患者盲目尝试,仍需等待更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结果。

五、ChinaBio创新药大会视角:中国原创力量正在改写全球创新版图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领域已多次在国际舞台上实现“从追随到引领”的跨越。无论是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特异抗体(BsAb),还是细胞与基因治疗(CGT),中国科研的临床转化速度与原创比例正显著上升。

以本次CAR-T成果为例,它不仅展现了自主靶点选择与创新机制的能力,也凸显出中国科研体系在跨学科融合(免疫学+神经科学+细胞工程)方面的成熟度。

随着ChinaBio创新药大会聚焦 CGT 管线合作与全球转化趋势,这一研究无疑将成为大会讨论的焦点案例——它意味着中国不再只是产业链的“制造环节”,而是创新逻辑的源头贡献者。

结语:从癌症到神经病,中国CAR-T疗法的新使命

当CAR-T细胞踏入大脑,故事的边界被重新定义。

这项研究不仅为多发性硬化患者带来希望,也代表着中国创新药的“原始创新力”正在被全球重新认识。未来,随着ChinaBio创新药大会推动更多产学研协作,中国有望在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继续扮演全球创新生态的引领角色。

 

文章来源:创药网IDDDS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