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io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

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

2026年4月28-29日|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
2026年5月6-7日|线上
上海创新药管线交易合作大会|生物医药技术新进展:基于引物盘的可多次读写DNA存储系统

上海创新药管线交易合作大会|生物医药技术新进展:基于引物盘的可多次读写DNA存储系统

引言

在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数据存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海量的生物数据需要被高效、稳定地存储和管理。传统的存储方式在容量、稳定性和长期保存性方面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生物医药领域对数据存储的迫切需求。近期,上海创新药管线交易合作大会了解到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生物制造团队在DNA存储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基于引物盘(Primer Disk)的可多次读写DNA存储系统,为生物医药数据的存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清华官网

DNA存储技术的背景与优势

DNA存储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存储方式,它利用DNA分子的高存储密度、长寿命和低能耗等特点,实现数据的长期、稳定存储。与传统的存储方式相比,DNA存储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DNA分子的存储密度极高,理论上可以在极小的空间内存储大量的生物数据。其次,DNA分子稳定且寿命长,能够抵抗外界环境的干扰,确保存储数据的长期稳定性。此外,DNA存储技术还具有低能耗的特点,符合未来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趋势。

基于引物盘的可多次读写系统介绍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生物制造团队研发的基于引物盘的可多次读写DNA存储系统,实现了DNA存储技术的重大革新。该系统采用寡核苷酸链作为存储材料,通过共价连接将其固定在表面处理的盘片上,形成一个稳定的信息存储载体。通过喷墨、酶等生物技术手段,该系统实现了对DNA信息的追加写入、索引和多次读取等功能。

引物盘的设计是该系统的核心创新点。引物盘上的每一个位置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DNA序列,通过精确控制引物的位置和序列,可以实现对数据的精确定位和读写。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数据存储的密度和稳定性,还实现了数据的灵活操作。此外,该系统还采用了荧光点阵技术实现信息的索引,通过固相PCR技术实现信息的多次随机读取,进一步提高了数据读取的效率和准确性。

实验验证与性能评估

为了验证基于引物盘的可多次读写DNA存储系统的性能,清华大学团队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稳定地实现多次追加写入和多次读取操作,数据保真性良好。即使在多次追加写入和读取后,存储的数据仍然能够保持高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该系统还展示了索引信息阵列的可重写特征,通过特定的酶处理实现了对荧光阵列的可重写操作,进一步扩展了系统的应用范围。

应用前景与意义

基于引物盘的可多次读写DNA存储系统的成功研发,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数据存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系统不仅适用于大规模生物数据的长期保存和管理,还可以用于生物医药研究中的数据挖掘和分析。通过结合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存储数据的智能分析和挖掘,为生物医药研究提供更加精准和全面的数据支持。

此外,该系统在医疗记录、基因信息存储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个人的基因信息和医疗记录等敏感数据需要被安全、稳定地存储和管理。基于引物盘的可多次读写DNA存储系统能够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存储方式,满足医疗领域对数据存储的迫切需求。

 

图片来源:清华官网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引物盘的可多次读写DNA存储系统的成功研发标志着生物医药技术在数据存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该系统不仅突破了传统存储方式的局限性,实现了数据的长期、稳定存储和灵活操作;还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数据存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上海创新药管线交易合作大会相信基于引物盘的可多次读写DNA存储系统将在生物医药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清华官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