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产业蓬勃发展,新技术、新疗法不断涌现,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然而,行业也面临着同质化竞争、医保支付机制待完善、多元支付体系尚未健全等挑战。
政策利好助力产业升级
7月1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研发支持、市场准入、临床应用、支付体系等五个维度提出16项具体举措,为创新药全生命周期发展提供系统性政策支持。
《若干措施》的三大核心价值:
-
引导临床价值导向的研发创新:通过医保数据共享、研发投入激励、准入政策辅导等组合拳,推动创新药研发与临床需求精准对接。
-
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一方面完善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另一方面创新性设立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形成”基本医保+商业保险”的双轮驱动模式,同时支持创新药开拓国际市场。
-
提升临床可及性:从挂网采购到临床使用的全流程优化,打通创新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图片来源:国家医保局官网
政策亮点: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破冰
本次政策最具突破性的举措是首次提出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这一创新机制将有效补充基本医保功能,为创新药支付开辟新渠道。
时值2024年国家医保谈判启动在即(7-8月为申报期),叠加商保目录新政出台,产业格局或将迎来重要变革。
ChinaBio®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持续关注中国创新药发展动态,积极搭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合作桥梁,推动中国创新成果与国际市场深度对接。
创新药迎来转折点
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等,可谓是中国创新药产业盼望已久的甘霖。在中国创新药出海热潮涌现,新技术层出不穷时,近些年围绕同质化竞争、创新药企价格期待与医保支付能力尚有落差、多元支付潜力有待激发等问题,都制约了中国创新药的进一步发展。而本次政策的出台,便是意在破解上述难题。
“丙类目录”的落地无疑是2025年医药圈最热的话题之一。
在今日的媒体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就表示,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制定将充分尊重商业保险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保险公司、行业专家将充分参与方案制定、专家评审、价格协商等环节,以及商保专家对于一个药品能否进入商保畅销目录,以及价格协商具有重要决策权。
聚焦到申报方面,针对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由国家医保局组织制定,企业可以同时申报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目录。两个目录同时申报,同步调整,程序一致。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个或两个申报。
而对于业界尤为关心的“数据共享”问题,医保部门也将对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给予数据共享、结算清分等方面的合作支持。此前就有业内人士指出,数据共享关系到商保能否真正“上桌”,以及能否更好支持多元化支付体系。
同时,国家医保局表示将充分发挥医疗保障智能监管平台的监管能力,逐步实现医保、商保协同监管,保障商业健康保险资金的合理使用,确保商保平稳运行,并统筹做好商保创新药目录与医保目录的衔接。
不过,由于商保创新药目录仍是新事物,尚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国家医保局也表示将根据医药技术发展,临床需求变化等对商保创新药目录实行动态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些年国产创新药纷纷出海的浪潮下,国家医保局表示会探索更加严格的价格保密机制,尤其对创新药商保目录产品,助力中国创新药企出海战略。
《措施》还提出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公司通过创新药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为创新药研发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培育支持创新药的耐心资本。
而在商保之外,此份《措施》也首次明确了医保数据开放,以支持创新药研发,并推动医保目录准入流程优化,支付机制更灵活,以及提出打破地方挂网壁垒、简化流程,提升采购效率等措施。
可以说,本次政策释放的明确信号,便是国家将推动创新药全生命周期的提效,促进高质量发展。
转载自:E药经理人、医药魔方Inv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