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io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

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

2026年4月28-29日|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
2026年5月6-7日|线上
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研发难点与市场前景探析

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研发难点与市场前景探析

中枢神经系统(CNS)相关疾病种类繁多,涵盖了脑血管疾病、神经变性病、免疫性疾病等多个领域,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全球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CNS疾病的病例数量逐渐增加,这些疾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然而,CNS药物的研发却面临诸多挑战,ChinaBio合作大会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CNS药物的市场前景。

 

一、CNS药物研发难点

 

1、血脑屏障的阻碍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是CNS药物研发中的首要难题。BBB是介于血液循环和CNS之间的屏障,其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对于维持大脑微环境的稳态至关重要。然而,能够穿过BBB的小分子药物非常少,这限制了药物的有效递送。增加药物分子的亲脂性虽有助于其穿越BBB,但会影响其水溶性,造成给药困难。此外,进入大脑中的药物浓度无法进行直接测量,药物浓度与临床终点的联系过于复杂,给新药开发带来了额外挑战。

文章来源:触界生物公众号

 

2、疾病机制不明

CNS疾病多为缓慢的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往往不明确。这限制了药物研发只能针对症状进行治疗,而非病因。疾病机制的缺失还导致临床试验设计的困难,进而影响药物的研发进程和效果评估。缺乏明确的致病机理,使得药物研发缺乏精准的靶点,增加了研发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3、缺乏疾病标志物与有效模型

CNS疾病的表征不够明显,有些甚至没有明显的器质病变,这使得疾病标志物的发现变得困难。病人自我报告的效果带有高度主观性,得出的数据难以对疾病进行客观的量化和评估。此外,现有的CNS疾病模型表面效度和结构效度较差,导致临床前表现良好的药物在临床阶段往往以失败告终。

 

4、毒副作用大

CNS药物的毒副作用是另一个重要挑战。一些治疗CNS疾病的药物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如高血压、自杀倾向等,这不仅影响药物的市场销售,还可能导致试验失败。毒副作用的限制使得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在疗效和安全性之间做出艰难权衡。

 

二、CNS药物市场前景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CNS药物市场仍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19年全球CNS药物市场规模为1245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达到1721亿美元。中国市场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19年中国CNS药物市场规模为296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增至571亿美元。

ChinaBio合作大会认为CNS药物市场的增长得益于多个因素。首先,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CNS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推动了药物需求的增长。其次,近年来针对CNS疾病的新靶点和新机制不断被发现,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此外,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也为CNS药物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研发策略上,目前主流的方法可以分为基于靶点的药物发现(TDD)和基于表型的药物发现(PDD)两类。TDD针对特定靶点发现能够改变其功能、表达、活性的药物;而PDD则在不依赖已知靶点的情况下,通过生物学试验和转化医学标志物来发现有效药物。PDD的回归为一些没有明确机制的CNS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片来源触界生物公众号

 

三、结语

CNS药物研发虽然面临重重挑战,但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对CNS疾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新靶点和新机制的发现以及研发策略的不断创新,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多有效、安全的CNS药物。同时,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也将为CNS药物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要克服现有的研发难点,仍需全球科研人员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与探索。

 

文章来源:触界生物公众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