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R DLBCL治疗领域,CAR-T疗法已成为关键选择,但部分患者仍面临复发风险。上海国际生物医药合作大会了解到,最新研究显示,将CD19/CD22 CAR-T细胞鸡尾酒疗法与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联合使用,可显著提升缓解率与长期生存。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业界高度关注,为高危患者带来新希望。
近年来,靶向CD19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在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中取得突破性疗效,但部分患者仍可能复发。除了对CAR-T细胞进行结构优化外,探索与现有疗法联合应用已成为提升疗效的关键策略。既往研究提示,在TP53突变或双打击淋巴瘤等亚型中,CAR-T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可能具有良好前景,但缺乏长期随访的可比数据。
近期发表在《Blood Cancer Discovery》上的一项研究,通过回顾性比较单独CD19/CD22 CAR-T疗法(试验A组,65例)与联合ASCT治疗(试验B组,59例)124例R/R DLBCL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为该联合策略提供了重要证据。
CD19/CD22 CAR-T细胞联合ASCT可实现深度缓解
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3.75个月。治疗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试验B组)客观缓解率(ORR)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试验A组):
- 3个月ORR:5% vs 54.2%(P<0.001)
- 截至随访最佳ORR:22% vs 78.46%(P=0.023)
图片来源;复星凯瑞
CD19/CD22 CAR-T细胞联合ASCT可改善长期生存
生存分析显示,联合治疗组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
- 3年PFS率:57% vs 20.00%,中位PFS:未达到 vs 5.68个月(P<0.001)
- 3年OS率:62% vs 46.72%,中位OS:未达到 vs 27.61个月(P<0.001)

图片来源:复星凯瑞

图片来源:复星凯瑞
亚组分析显示,联合治疗在多个高危亚组均表现出生存获益,尤其是治疗前疾病进展和大包块病变(≥7cm)。TP53突变患者在PFS上获益显著,但OS差异未达统计学显著性。倾向评分匹配(PSM)和逆概率加权(IPTW)敏感性分析进一步验证联合治疗的稳健优势。
安全性与耐受性
CRS(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 试验A组:2%出现CRS,其中1-2级占75.4%,3级和4级分别占9.2%与1.5%
- 试验B组:6%出现CRS,89.8%为1-2级,3级占6.8%,均可逆
ICAN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 试验B组发生率3%,3级5.1%,无≥4级,均可逆
- 试验A组未发现≥3级
血细胞减少与感染:
- ≥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A组92%,B组52.54%
- ≥3级血小板减少:A组08%,B组27.12%
- ≥3级感染:A组68%,B组28.81%,均经治疗有效控制,无死亡
小结
- 联合ASCT的CD19/CD22 CAR-T疗法显著提升R/R DLBCL患者缓解率与长期生存
- 安全性良好,低级别CRS和ICANS可控
- 对高肿瘤负荷或预后不良患者也展现更优生存获益
- PSM与IPTW分析证实联合治疗优势稳健
上海国际生物医药合作大会认为此研究成果,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同时为未来精准筛选受益患者提供重要依据。
文章来源:复星凯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