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io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

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大会

2026年4月28-29日|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
2026年5月6-7日|线上
2026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 AI胰岛素创新:更安全、更高效的糖尿病治疗新时代

2026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 AI胰岛素创新:更安全、更高效的糖尿病治疗新时代

自从胰岛素问世以来,它一直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然而,现有的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存在生产复杂、储存要求严苛、可能促进癌细胞增殖、对特定遗传突变患者无效等局限。近日2026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了解到,来自华盛顿大学蛋白质设计中心David Baker团队联合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子刊《Molecular Cell》发表了突破性成果:利用AI从头设计新型胰岛素受体激动剂(AI胰岛素),可精准调控代谢信号,同时避免细胞生长信号的过度激活,实现更安全、更有效的降糖治疗。

图片来源:智药邦

该研究采用AI引导的蛋白质从头设计策略,不依赖天然胰岛素结构,而是创造出全新的“受体激动剂分子”,直接拟合胰岛素受体。研究团队首先通过结构域拆分设计了两个结合位点(site-1和site-2)的结合蛋白,再通过不同长度连接链拼接成全新分子,实现信号通路的精准调控。

图片来源:智药邦

新设计分子展现出显著优势:

  1. 热稳定性强:在95℃高温下仍结构稳定,大幅简化储存运输要求。
  2. 信号调控精准:刚性连接链(如RF-405)可双激活代谢与增殖通路;柔性链(如S2-F1-S1)则更专注代谢通路,减少细胞生长刺激。

在小鼠实验中,RF-409仅需一半剂量即可达到胰岛素相同的降糖效果,且作用可持续6小时,而胰岛素在2小时后即恢复血糖。

更具突破性的是,设计的激动剂不仅能激活正常细胞的受体,还能激活部分遗传突变体(解决先天性胰岛素抵抗问题),却不激活肿瘤细胞上的杂交受体,从而规避传统胰岛素潜在的增癌风险。这对需长期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无疑是一大福音。

简言之,传统胰岛素激活正常但易误激癌细胞;AI设计的胰岛素激动剂可精准激活正常及突变受体,同时避免作用于癌细胞受体,降糖更持久、更安全。

图片来源:智药邦

该研究不仅展示了AI蛋白质设计在代谢治疗中的巨大潜力,还揭示了胰岛素受体信号调控机制,为未来糖尿病药物研发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David Baker团队创办的Lila Biologics公司已将AI蛋白质设计应用于两大方向:一是放射性配体疗法用于肿瘤成像与治疗;二是长效注射剂开发用于慢性病治疗。2025年9月,该公司与礼来制药达成合作,致力于推进新型放射性配体疗法(RLT)商业化。随着2026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大会临近,该成果将成为生物医药创新合作领域备受关注的亮点之一。

文章来源:智药邦

返回